“別嫌阿姨啰唆,真的是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外賣雖然方便,總不如自己做的營養健康,熬夜加班的時候別總拿泡面湊合。難過委屈了,千萬別一個人扛著……”6月20日,吉林省延邊大學2025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食堂阿姨劉曉梅上臺演講,她“沒有套路,全是感情”的發言讓臺下不少畢業生眼泛淚花,也跨越阻隔,感動了千萬網友。
食堂阿姨劉曉梅的發言,沒有華麗的語言和刻意的套路,卻用最真摯的情感打動了在場師生,感動了無數網友,也讓我看到了教育應有的溫度,其背后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意義,具體而言我想談談我的三點理解:
第一,體現了真情實感的力量。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加快的時代,人們往往習慣于程式化、模板化的表達,而這樣一段樸實無華卻又充滿溫度的話語,讓人感受到久違的人文關懷與情感共鳴。這種來自基層勞動者的溫暖,提醒我們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不能忽視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情感連接。
第二,反映了教育過程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高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場所。食堂阿姨能走上畢業典禮的講臺,說明學校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為校園默默付出的人。這種做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也為他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即每一個崗位都值得尊重,每一份努力都不應被忽視。
第三,阿姨的發言具有積極的社會引導作用。在當前一些人過度追求物質利益、忽視精神價值的背景下,劉曉梅阿姨的發言喚起了公眾對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以及人際情感的關注。她的叮囑雖然簡單,但句句貼心,比如“難過委屈了別一個人扛著”,正是當代年輕人在高壓環境中需要的心理支持。
為了讓這股“溫暖的力量”能夠持續傳遞,讓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人與人之間的真摯連接,我認為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
第一,豐富活動形式。各高校應打破傳統發言主體單一化的模式,在保留校領導、教師代表發言的基礎上,可邀請食堂阿姨、宿管老師、保安大叔等一線服務人員走上講臺,講述他們與學生的日常點滴,傳遞最真摯的情感關懷,讓學生在最后一課中感受到來自校園每一個角落的溫暖。
第二,注重人文關懷。學校應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對學生心理、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關注和支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同時,加強輔導員、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聯系,推動“三全育人”理念落地見效,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感受到學校的溫暖與力量。
第三,營造良好氛圍。社會主流媒體應主動挖掘并宣傳像劉曉梅阿姨這樣的基層勞動者感人故事,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增強對普通勞動者的理解與尊重,推動形成人人可敬、事事可學的社會風尚。
下一篇:最后一頁
| 課程章節 | 課程內容 | 播放時間 | 課程時長 | 觀看入口 |
|---|---|---|---|---|
| 綜應 | 綜應A精講 | 2024/10/20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綜應 | 綜應A精講 | 2024/10/21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綜應 | 綜應A精講 | 2024/10/22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綜應 | 綜應A精講 | 2024/10/23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綜應 | 綜應BC精講 | 2024/10/27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綜應 | 綜應BC精講 | 2024/10/28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綜應 | 綜應BC精講 | 2024/10/29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綜應 | 綜應BC精講 | 2024/10/30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行測沖刺 | 判斷推理 | 2024/11/10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行測沖刺 | 判斷推理 | 2024/11/11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行測沖刺 | 言語理解與表達 | 2024/11/12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行測沖刺 | 言語理解與表達 | 2024/11/13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行測沖刺 | 資料分析 | 2024/11/14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行測沖刺 | 資料分析 | 2024/11/15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行測沖刺 | 數量關系 | 2024/11/16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申論沖刺 | 申論 | 2024/11/19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申論沖刺 | 申論 | 2024/11/20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
| 申論沖刺 | 申論 | 2024/11/21 | 直播+回放 | 點擊進入 |